简介:在“长期持有”的选项之外,如果小米未来的确定性变得更大,亏损的投资人不排除会加仓摊薄成本。
股价已然腰斩的小米开启“自救”。
2019年1月18日,小米集团(1810.HK)早间发布公告称,1月17日按市场上每股B股股份9.7625港元的价格回购614万股B类股份。据此计算,小米此次回购耗资近6000万港元。这是小米自上市以来的首次进行股份回购,未来不排除进一步回购。
截至收盘,小米股价10.160港元,收涨4.31%,成交14.11亿港元,最新总市值2422亿港元。
勉力自救
此次资本运作,系小米集团上市以来第一次通过回购股票。
小米公告称,现有财务资源足以支持股份购回,同时维持稳健财务状况。在互联网商业模式以及公司手机+AIoT双引擎策略推动下,小米进行股份回购,表现其对当下以及长期业务前景的信心。同时,在整体经济景气状况受挑战的情况下,凭借高性价比产品,小米将具备更强的竞争力。
相对应的,近期港交所权益披露称,雷军持有小米股份数上升,增加了1743494股,平均代价为零,而其持有权益股份数上升的原因是雷军获给予股份。公告显示,雷军持有被股东授予的代理投票权超3.78亿股B类股份。
对此,富途证券分析师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在股价短期明显受挫下,小米启动回购,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在资本市场发出积极信号,有利于减少股价非理性波动。毕竟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会影响到供应商、员工甚至用户的心理预期,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业务表现,这肯定是管理层不愿意看到的;二是管理层认为小米股价已经进入合理偏低估的区间,回购即是符合公司利益的选择,不过事实上是否低估,最终取决于小米未来的业绩。
近期,小米股价波动频繁,最低点一度达到9.440港元,腰斩于上市发行价。
退场的投资者们
总体而言,解禁小米股票的主要分为三类持有者——上市前投资者、基石投资者、以及小米员工。
所谓“基石投资者”,系香港资本市场独特的制度,始于2005年,本意是通过引进基石投资者,增加市场对公司基本面、盈利模式、发展前景的肯定与信心。
但也正因为基石投资者进入的轮次靠后,其与小米F轮投资者一样,踩中小米股价高点。高峰时,小米估值达到900亿至1100亿美金,PE期望回报60倍,A轮投资者期望回报500倍,B轮投资者为110倍。
小米上市之后,股价一路走低,近乎腰斩,商业模式引发争议,因此很多投资者选择暂时离场观察,包含早期与基石投资者,区别在于,前者获得可观回报,后者陷入浮亏。
1月9日,股票禁售期解禁之时,当日“抛售”频发,联交所权益披露显示,小米第四大股东、俄罗斯富豪Yuri Milner掌舵的Apoletto Managers,当日减持5.94亿股,股份价值60亿港元。
小米招股书显示,Apoletto于2011年开始参投小米,自C轮跟进至E轮,入场价也从0.4115至3.0732元不等,回报率明显。
另据小米CDR招股书显示,2014年12月到2017年8月所完成的四次F轮融资,价格统一为20.1682美元/股,相较于今日收盘价10.160港元,亏损明显。
针对于早期与后期投资人的盈亏状况,富途证券分析师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早期股东在积累巨额回报后,部分减持获利很正常,不同机构投资者之间的机会成本也不同,有些可能储备了潜在回报更大的项目,目前来看大宗抛售的比例不高。
而针对F轮以及基石投资者的进入成本则较高,目前该群体会比较难受,在“长期持有”的选项之外,如果小米未来的确定性变得更大,不排除会加仓摊薄成本,相信他们会有专业的判断和操作。
前景向好
股价如此波动之时,任何大额资本进出均牵扯着中小股东的心。
最明显的资金进出发生于2019年1月9日,小米集团上市满半年,30亿股股票禁售期解禁。当日截至收盘,小米股价下跌6.85%,盘中低见10.34港元,港股市值2594亿港元,股票共成交25.73亿港元。
其后,小米股价一路下行,最低点达9.440港元。今日小米集团大额回购股票,股价才勉力回至10港元以上。
针对于小米股价的“跌跌不休”,富途证券分析师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小米股价近期不断创出新低,直接原因是股票解禁,折让配售对造成冲击。背后根本原因其实是因为全球经济放缓、消费不振、手机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带来资本市场对小米估值和业绩预期的下调。整体影响因素是综合复杂的,不能简单归因于某一方面。
西南电子首席分析师陈杭表示,移动互联红利褪去之时,多家美股港股科技巨头也大幅回调30%~60%,小米股价近期大跌主要是交易层面占据主导。未来手机市场整体承压,三星、苹果也下修相应目标,但是手机市场会在5G换机潮中企稳筑底,短期压力已经集中释放。
此外,陈杭称,小米的商业模式为存量市场而生:比如存量的电视机市场,小米逆势巨幅增长,看好小米超低毛利+超高效率护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