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王小伟
在日前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债转股”成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19年的经济工作作出全面部署之后进行具体工作落实的重要抓手之一。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表示,要建立健全企业债务风险防控机制,深入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扩量提质,有效解决债转股项目落地难问题,加大对在建基础设施项目的资金保障。
从上市公司来看,继此前包括中国船舶、中国铝业等在内的多家大型央企,都采用引入外部投资者先参与“子公司债转股” ,再由“上市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这种“两位一体”的债转股模式之后,近期包括英洛华、首旅酒店在内的公司纷纷以债转股方式对全资子公司进行增资,省略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环节,同样实现降低资产负债率的效果,这被业内视为降低资产负债率的“2.0路径”。
而就整个债转股市场而言,在经过前期热潮之后,也必然要走向“扩量提质”的新阶段。在这一段,一方面,市场化债转股继续成为企业降低杠杆率、补充资本利器,也继续作为推动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剥离无效资产、聚焦主业的重要突破口;但另一方面,此前“签约容易落地难”等现象也趋于加速化解,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扩量提质有望得到加速推进。
某地方不良资产管理公司负责人介绍说,债转股具体操作大致要经历两大阶段:首先,银行债转股实施机构和某签约项目方共同出资(资金来源有银行理财、信托资金等)成立有限合伙基金,将债转股项目中的债权置换为股权;此后的基金存续期间,银行实施机构通过股权分红获得固定收益,或者股权退出的收益。
虽然债转股热度上升,但在真正落地过程中,资金到位率低一直被视为项目落地的重要掣肘因素之一。由于债转股通常具有股权投资规模大、期限长、退出难度较大等特点,而实施债转股的企业大多陷入经营困境,短期内盈利能力不足,因此相关机构参与市场化债转股时惯于风险防范,存在一定观望情绪。
但近来,相关部门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鼓励和支持市场化债转股,包括扩大参与机构主体和转股债权的范围,鼓励多种市场化运作模式,为市场化债转股提供资金支持等。其中,在运作模式方面,鼓励多种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如收债转股、发股还债、设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在扩大参与机构方面更是快马扬鞭式推进,监管层日前已经允许保险业实施机构设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开展市场化债转股。根据记者初步梳理,倘若按照险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银行、信托公司、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外资设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主体进行统计,目前推进市场化债转股项目加速落地的资金端已经扩围至“七路大军”。
系列政策组合拳之下,债转股的项目推进呈现快速改善趋势。有统计显示,2018年下半年,债转股项目资金到位率已超25%,相较于2017年仅超10%的落地率而言,出现了大幅提升,且该趋势仍然延续。
除了资金掣肘之外,债转股落地难题的另外一个诱因在于配套政策有待完善。既包括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稳定交易各方的政策预期,也包括进一步理清债转股交易过程中的定价机制、风险承担机制以及退出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完善相应配套政策。
基于此,有银保监会相关人士曾分析指出,推进市场化债转股必须有改革思维、创新理念、多方合作,在帮助企业解决燃眉之急的基础之上,构建真正有效防治企业杠杆率上升的相关机制。一要坚持市场化、走法治化道路;二要引导经营机构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三要切实加强企业资产负债约束,增强企业降杠杆的动能。
从目前监管及市场趋势来看,多路资金大军并进、优化政策环境和交易机制已经在路上,护航债转股生态向2.0演进。在这个过程中,债转股有望跳出标的企业及参与机构本身,与“僵尸企业”出清、同发展混合所有制紧密结合起来,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实现“巩固、增强、提升、畅通”的目标。